自“3060”雙碳目標提出以后,減碳已成為當下全行業共識。水泥行業作為碳排放的大戶在碳達峰方面責任重大。據了解,水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,也是現代城市建筑的堅實基礎。全球范圍內,水泥行業貢獻了碳排放總量的7%。而我國每年生產全球近六成的水泥,水泥行業碳排放量也將近全球水泥產業碳排放總量的一半。
“2020年,我國水泥產量23.77億噸,約占全球55%,排放CO2約14.66億噸,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14.3%。因此,水泥行業面臨的減排壓力非常嚴竣,任務非常艱巨。”杭州超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超騰”)董事長王敏娜在接受中國水泥網采訪時表示,且本月底,水泥等行業即將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,將對我國水泥工業及其運行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。
“然而,未來五年關鍵窗口期,單位水泥碳排放平均降幅要達到5%,我認為是艱巨的且要付出巨大努力。”王敏娜直言。她表示,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水泥企業全部采用了新型干法生產技術,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。通過調研分析單位水泥碳排放的構成與減排潛力,生產一噸水泥過程中,其中生料煅燒石灰石分解CO2約376.7kg,熟料耗煤排放CO2約193kg,扣除余熱發電后綜合耗電折算碳排放約46.9kg。水泥是由水泥熟料摻加礦渣、粉煤灰、石灰石等混合材與少量石膏混合粉磨制成,熟料生產過程中碳排放約占水泥碳排放的92%左右。因此,根據行業現狀和以上分析,水泥行業通過現有節能及替代石灰石原料技術減碳空間有限。
在她看來,目前在積極做好水泥生產、運輸等方面的技術改革外,更需要同步合理地管理好碳資產,有效控制水泥行業碳排放水平。“積極做好碳資產管理工作,利用碳金融工具實現保值與增值等方面入手加強碳資產管理,是可以使其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的。”王敏娜透露。